海關(guān)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中國11月的銅進口量連續(xù)第三個月增長,觸及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。
受到中國市場的高需求提振,截至當?shù)貢r間周三中午,紐約商品交易所市場3月交割合約的交易價格為每磅4.38美元(每噸9,636 美元),較周二收盤價上漲1.1%。
然而,隨著未來幾個月供應增加,銅價上漲空間受限。根據(jù)國際銅業(yè)研究組 (ICSG) 的數(shù)據(jù),預計2022年全球精煉銅市場將出現(xiàn)大量過剩。
正如標準普爾全球普氏 (S&P Global Platts) 報道的那樣,ICSG預計 2021年將出現(xiàn)4.2萬噸小額短缺,預計2022年的供應量將超過需求32.8萬噸。
ED&F Man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Edward Meir在一份報告中表示,2022年的盈余是基于精煉產(chǎn)量增長3.9%的假設,這是八年來的最大增幅,預計銅需求將增長2.4%。
德國商業(yè)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Daniel Brieseman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:“盡管預計需求會增加,但這不足以吸收供應的增加。”
CRU還預計未來兩年將出現(xiàn)盈余。“隨著大型項目將上線,如Teck在智利的QBI礦和Anglo在秘魯?shù)腝uellaveco項目,這可能會增加20萬噸。然后Ivanhoe在剛果的礦山,可以再增加7萬噸。此外,F(xiàn)reeport 在印度尼西亞Grasberg的產(chǎn)量可能會增加110,000 噸。”
Briesemann 表示,廢銅二次生產(chǎn)的增加也可能導致銅過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