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西開有限與西電操動機構聯(lián)合自主設計制造的ZF23-126斷路器磨合裝置順利投入使用,保證了斷路器在不充氣的情況下就能完成200次機械操作試驗,大幅度提高了裝配效率,縮短了生產(chǎn)周期。
根據(jù)國家電網(wǎng)公司的最新要求,ZF23-126斷路器產(chǎn)品裝配完成后,應進行不少于200次的機械操作試驗。常規(guī)情況下,斷路器在裝配后需注氣進行200次機械操作試驗,磨合完后回收SF6氣體,再對產(chǎn)品進行清理,磨合周期較長,嚴重制約著GIS出產(chǎn)進度。
為了縮短出產(chǎn)周期,西開有限積極與西安交通大學進行技術溝通,按照西開有限提出的相關技術要求,西安交通大學設計了一套磨合裝置,但該磨合裝置報價過高。為了降低成本,西開有限決定委托西電操動機構重新設計制造。
方案設計初期,為了保證磨合裝置的操作便捷可靠,關鍵是要確定好產(chǎn)品分、合閘力值范圍及磨合裝置與斷路器本體的連接方式。為此,工藝管理處設計了工裝,測量了分、合閘力矩值,為確定磨合裝置輸出功打下了基礎。同時設計的斷路器專用裝配底架解決了斷路器與設備的連接問題。西開有限針對該磨合裝置的技術要求,如“磨合方式、磨合速度、機構輸出角度、行程限制、操作方式”等參數(shù),先后四次組織西電操動機構、成品二車間、智能化處、檢驗處等相關部門人員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審和改進,最終形成了研制方案。
方案確定后,為了保證磨合裝置能夠盡快投入成品二車間使用,減輕車間的履約壓力,西電操動機構員工急生產(chǎn)之所急,放棄周末休息時間,每天加班加點,保證了磨合裝置于7月底便投入車間使用。車間原來斷路器磨合方式是由兩名裝配人員換班手動磨合,勞動強度大,磨合一臺需要8小時,該裝置試用后,磨合一臺只需要2小時,并且設置好磨合參數(shù)后可以實現(xiàn)無人值守。
裝置投入車間后,西開有限還派專人對磨合情況進行跟蹤,詳細記錄每次機械操作試驗的分、合閘力矩值和主回路電阻值,根據(jù)對斷路器機械操作試驗數(shù)據(jù)的統(tǒng)計分析,西開有限又制定出了下一步的詳細試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