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次改造過程中,取得的技術創(chuàng)新成果有:第一、輔助閥的總體設計在閥體結構上是取大組件技術之長,而閥的觸發(fā)控制又吸納了小組件技術的邏輯功能。最大的技術創(chuàng)新在于實現了大組件的晶閘管閥體技術和小組件的晶閘管控制觸發(fā)技術的對接兼容。第二、閥3、閥4采用了晶閘管直接反并聯的創(chuàng)新設計,保持原閥體不變,用一個閥塔承載了兩個反并聯的雙向開關閥閥3、閥4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使閥3、閥4投資節(jié)約40%,而占地僅為原設計的二分之一。第三、根據功能閥的實際工況,自主設計出2種規(guī)格的閥電抗器,其中760A的電抗器首次采用自然冷卻技術。
同時,充分利用±1100kV樣品閥、溪洛渡試驗閥及庫存,減投增效成果顯著。經初步估算,減少投資在100萬元以上。